日期:2025-07-20 08:33:09
中国两款新型战机歼-35A与歼-20S近期受到美媒高度关注,美方分析认为这两款机型将重构解放军的空中作战体系。
美国《防务新闻》等军事观察机构特别指出,歼-20S双座型号可能成为颠覆传统空战规则的"战斗型预警机",这种突破性设计或将引领未来战场的新模式。
外界注意到,早在今年珠海航展期间,歼-35A原型机首次公开展示便引发国际军事圈热议。
这款中型隐身战斗机采用类似美国F-35的菱形机身设计,但机体线条更加流畅。
相比第五代重型战机歼-20,歼-35A在尺寸和重量上缩小约25%,空机状态下推重比达1.08。
国产涡扇-21发动机提供强劲动力,使其具备1.6马赫超音速巡航能力。
对于外界最关注的雷达反射面积,现场技术人员透露其正向RCS指标(雷达反射截面积)比F-35低15%-20%。
武器配置方面,歼-35A主弹舱可携带4枚霹雳-15远程空空导弹,同时保留多模式多任务挂载能力。
与歼-35A形成"高低搭配"的歼-20S双座型,最近被拍摄到在某试飞基地进行滑跑测试。
该机在原型机基础上延长座舱,后座空间集成了4块多功能显示屏。
美军专家根据卫星影像分析,机体后部新增的凸起结构可能安装有升级版有源相控阵雷达,探测距离较单座型增加40%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歼-20S背部加装的刀状天线系统与美国E-2D预警机的UHF天线阵列类似,这表明其可能具备战术级战场指挥功能。
实战环境下,后座武器操作员可同时指挥4-6架无人机或有人僚机实施协同打击。
针对传统预警机的固有缺陷,歼-20S创造性地整合了预警指挥功能与隐身突防能力。
E-3"望楼"这类大型预警机虽然探测距离可达650公里,但庞大的机体导致其雷达反射面积超过100平方米,战场生存能力堪忧。
与之形成鲜明对比,歼-20S在保持0.01平方米级隐身性能的同时,集成了新型量子雷达和微波光子雷达技术,对F-22级别的隐身目标探测距离提升至120公里。
这种"隐身指挥机"可以深入前线空域,直接协调攻击编队实施精确打击。
这种战术变革带来的直接效应是体系抗毁性的大幅提升。
以往依赖预警机作为空中指挥枢纽的作战模式,在强对抗环境下面临重大风险。
美军红旗军演数据显示,蓝军遭遇电子压制时预警机有效指挥半径收缩58%。
而具备隐身特性的歼-20S能够在高危空域持续活动,通过数据链向后方预警机、卫星系统实时回传战场态势,形成多层次指挥网络。
实战中,3-4架歼-20S即可构建起覆盖800公里纵深的战术预警网。
从武器载荷来看,歼-20S保持了空优作战的核心能力。
主弹舱内可携带6枚霹雳-15导弹,侧弹舱配置2枚霹雳-10格斗弹,在承担指挥任务的同时仍具备单机空战能力。
这种设计确保即使处于指挥状态,依然能够应对突发空中威胁。
相比单纯作为"空中指挥部"的预警机,双座歼-20的战场适应能力显著增强。
军事专家认为,这种"战斗机预警机"的作战模式将重构攻防体系。
当歼-20S前出至距离敌方300-400公里空域时,既可指挥后方歼-16机群实施防区外打击,又能引导歼-35A编队进行穿透性突击。
搭配高超音速导弹等新型武器,这种三位一体打击链的反应时间可压缩至传统模式的1/3。
同时,多架歼-20S形成的分布式指挥节点,极大提高了整个作战体系的容错率。
当前国际军事领域普遍关注中国航空技术的跨越式发展。
从珠海航展公布的参数来看,歼-35A与歼-20S已形成明确的任务分工:前者侧重多任务打击,后者专注体系化作战。
这种组合既保持了对空优势,又增强了综合打击能力,标志着解放军空军正在从平台中心战向网络中心战加速转型。
随着更多新质战斗力投入实战部署,未来空中作战的形态将发生根本性改变。
本账号发布的国际资讯及相关内容,信息源自公开渠道,虽尽力核实,但国际形势瞬息万变,内容或存时效性、准确性不足等情况。文中观点仅为个人见解,不代表任何官方立场,亦不构成投资、决策等建议。因使用本内容产生的一切后果,本账号及作者概不负责。若内容存在侵权,请及时联系删除,感谢理解。
卓信宝-配资炒股开户官网-山西股票配资网站-股票配资指南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