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9-12 08:03:19
点击蓝字
关注我们
9月10号这天,阿里巴巴过生日,高德地图给集团奉上了生日礼物——正式推出“高德扫街榜”。
主打美食、酒店和景区这三块,尤其聚焦线下餐饮商家的实时排名。
这个榜单最“刚”的是什么?是高德公开说“永不商业化”,不做付费排名,一切都靠真实用户数据说话,目标非常明确:做到客观、真实、透明。
很明显,它就是要做成高德团购业务的一个超级流量入口。
这一招,跟Google Maps的“所见即评分”模式特别像——用户在地图上可以直接看到餐厅评分、人均价格甚至套餐详情,大大提升了找店、选店的效率,体验非常顺畅。
但这还不算完。
阿里这次是“三箭齐发”:一边推扫街榜,一边做高德地图团购,同时还复活了那个几乎被遗忘的本地生活老将——口碑网。
这一整套动作,瞄准的是谁?明眼人都看得出,就是美团和它背后的大众点评。
从今晚开始,王兴估计很难睡个踏实觉了。
因为他比谁都清楚这招有多狠——当年,他就是用几乎同样的打法,在“千团大战”中杀出一条血路,结束了连续十几次的创业失败。
那个故事的主角,就是猫眼电影的前身——美团电影。
2010到2011年的时候,看电影在年轻人群体当中还比较受欢迎。
但要看电影非常麻烦,买票的话只能线下买,节假日或者晚上还有可能买不着,所以一般小情侣谈恋爱的话,男生会跑两次电影院,一次买电影票,一次看电影。
当时美团在团购市场做到市场第三,王兴这时候出了个“神操作”:
他拉了一支小队,打通了全国影院的票务系统,推出“美团电影”(也就是后来的猫眼),让用户能在线选座买票。
并且它开启了电影票的梯度定价:工作日白天打折、开场前十分钟打折、甚至不好看的电影也打折……一顿操作,美团下载量和活跃度猛涨,很快就冲上第一。
接着,王兴开始对同行下重手。
他清楚,用户看电影往往还会吃饭,一张电影票背后,是三四倍的餐饮消费。于是美团拿着票房数据,去找商圈里好吃的店谈“独家合作”。
它和商家聊:我一年保底给你带来六千万的团购收入,你不信没关系,我先给你打一千万定金,唯一的要求就是签独家。
就这样,美团靠电影票这个“流量钩子”,一路通吃本地生活消费,下载量、活跃度、交易额全面飙升,最终在千团大战中锁定胜局。
后来,随着美团越做越大,电影票不再承担引流任务,“美团电影”也就改名为“猫眼电影”,逐渐独立运营,甚至最后成功上市。
现在很多人只记得猫眼,却不知道它最初叫“美团电影”。但王兴一定不会忘记。
因为此时此刻,恰如彼时彼刻。只不过当年他是拿刀的人,如今却成了案板上的那一方。
阿里正在用几乎相同的逻辑,把当年美团的打法原封不动地还给了王兴——甚至更狠。
高德地图作为流量入口,和他当年用美团电影做流量入口,是一样的逻辑。
要命的是数据——高德现在的日活(DAU)已经是大众点评的七倍。用它来推扫街榜和团购,完全就是降维打击。
其次,高德这个榜单因为接入了更多维度的真实用户行为数据——比如导航目的地、实时路况、停留时长等等,作弊难度远高于传统点评平台,榜单的含金量会比大众点评榜单来得更高
再加上,用户本来就有在地图上找店、选景点的习惯。
以前用大众点评,选好店还得跳转到地图App去查路线,现在高德让你在一个App里全部搞定:找店、看榜、团券、导航——全程无缝衔接。
最“致命”的是,高德明确说“扫街榜永不商业化”。阿里这是明摆着告诉你:
我不靠这个赚钱,我靠的是做基建、做生态。
但对美团来说,这简直是被掀了桌子——团购和外卖可是它的命脉业务。阿里等于是说:“你美团赚的那部分钱,本来就不该这么赚。”
那这就很尴尬了。
当然,王兴之前提出过“无限战争”的商业理论,也不是第一次面对硬仗,韧性和调整能力还是有的。
不过说到这儿,真的忍不住要骂一句百度:真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。
这么明显的业务延伸,百度居然愣是不做。在百度地图上查看店铺,团购信息倒是也有,但点进去一看——接入的竟然是美团的内容。
这纯属是把自家流量白白送给别人家院子,自己宁愿在旁边看着。
百度这些年,真是干啥都赶不上趟,明明握着地图和搜索两大入口,却在本地生活战场上屡屡迷失,几乎彻底掉队。
大炮侃市
大炮:力大无穷 侃:闲扯、闲聊 市:楼市、房事、股市、财市
118篇原创内容
卓信宝-配资炒股开户官网-山西股票配资网站-股票配资指南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